EEWiKi
首页
  • 命名数据网络
  • 论文笔记
  • 机器学习
  • 研学周报
  • C++
  • Python
  • 计算机网络
  • 数据结构与算法
  • 计算机组成原理
  • 操作系统
  • 英语学习
  • 面试
  • 运动
  • 生活读书杂货
  • 实用技巧
  • 软件使用安装
最近更新
GitHub (opens new window)
首页
  • 命名数据网络
  • 论文笔记
  • 机器学习
  • 研学周报
  • C++
  • Python
  • 计算机网络
  • 数据结构与算法
  • 计算机组成原理
  • 操作系统
  • 英语学习
  • 面试
  • 运动
  • 生活读书杂货
  • 实用技巧
  • 软件使用安装
最近更新
GitHub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做饭入门
  • 英语学习

  • 面试

  • 运动

  • 生活读书杂货

    • 随笔1-关于职业规划
    • 研究生规划
    • 大四期间的反思
    • 关于科研与工程
    • 看李健视频的感悟
    • 人世间
    • 随笔7-观【蔡赟×林丹0515直播】
    • 书单
    • 费孝通-乡土重建
      • 费孝通-《乡土重建》
  • 实用技巧

  • 安装软件

  • 更多
  • 生活读书杂货
xugaoyi
2022-05-21
目录

费孝通-乡土重建

# 费孝通-《乡土重建》

社会学还是蛮有意思的,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原来都和社会学有关~。以下这段话我深有感触。

提示

他们“已经回不了家”是不愿,也是不能。在没有离乡之前,好像有一种力量在推他们出来,他们的父兄也为他们想尽办法实现离乡的梦,有的甚至为此卖了产业,借了债。大学毕业了,他们却发现这几年的离乡生活已把他们和乡土的联系割断了。在学校,即使什么学问和技术什么都没有学得,可是生活方式、价值观念却必然会起重要的变化,足够使他自己觉得异于乡下人,而无法再和充满着土气的人为伍了,言语无味,面目可憎。即使肯屈就乡里,在别人看来也今非昔比,刮目相视,结果不免到家里都成了客人,无法住下去了——这是从个人的感觉所发生的隔膜。

——《乡土中国》,费孝通

如果有大学生真的回乡了,他向哪里去找可以应用他在大学里所学得的那一套知识呢?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可以,说是大材小用也可以。

费孝通先生在《乡土重建》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:乡土培植出来的人已不复为乡土所用

工业化和现代化趋势拉开了城乡之间的差距,这种差距的结果是“人才已经回不了家”。他们不愿回家,也不能回家。

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,他们的价值观念已然改变,乡里没有容纳这种全新观念的沃土,他们习得的本领无法在乡间施展。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城乡的解纽,人才一去不返,即便归乡,他们也成了“客人”,一种隔膜横亘在他们和故乡之间。

于是,从这方面说,教育不但没有做到把中国现代化的任务,反而发生了一种副作用,成了吸收乡间人才外出的机构,有一点像“采矿”,损蚀了乡土社会。

上次更新: 2022/06/10, 03:48:11
书单
2分钟规则

← 书单 2分钟规则→

最近更新
01
极大似然估计
08-11
02
C++基础
08-11
03
STL
08-11
更多文章>
Theme by Vdoing | Copyright © 2022-2022 peirsist | 早睡,运动,读书
  • 跟随系统
  • 浅色模式
  • 深色模式
  • 阅读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