费孝通-乡土重建
# 费孝通-《乡土重建》
社会学还是蛮有意思的,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原来都和社会学有关~。以下这段话我深有感触。
提示
他们“已经回不了家”是不愿,也是不能。在没有离乡之前,好像有一种力量在推他们出来,他们的父兄也为他们想尽办法实现离乡的梦,有的甚至为此卖了产业,借了债。大学毕业了,他们却发现这几年的离乡生活已把他们和乡土的联系割断了。在学校,即使什么学问和技术什么都没有学得,可是生活方式、价值观念却必然会起重要的变化,足够使他自己觉得异于乡下人,而无法再和充满着土气的人为伍了,言语无味,面目可憎。即使肯屈就乡里,在别人看来也今非昔比,刮目相视,结果不免到家里都成了客人,无法住下去了——这是从个人的感觉所发生的隔膜。
——《乡土中国》,费孝通
如果有大学生真的回乡了,他向哪里去找可以应用他在大学里所学得的那一套知识呢?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可以,说是大材小用也可以。
费孝通先生在《乡土重建》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:乡土培植出来的人已不复为乡土所用
工业化和现代化趋势拉开了城乡之间的差距,这种差距的结果是“人才已经回不了家”。他们不愿回家,也不能回家。
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,他们的价值观念已然改变,乡里没有容纳这种全新观念的沃土,他们习得的本领无法在乡间施展。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城乡的解纽,人才一去不返,即便归乡,他们也成了“客人”,一种隔膜横亘在他们和故乡之间。
于是,从这方面说,教育不但没有做到把中国现代化的任务,反而发生了一种副作用,成了吸收乡间人才外出的机构,有一点像“采矿”,损蚀了乡土社会。
上次更新: 2022/06/10, 03:48:11